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新作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新作 >> 正文
 
楚都纪南城的繁华与衰落

作者:徐文武

       楚郢都纪南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古城垣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楚国都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411年时间中,楚人以纪南城为都城,成功跻身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不仅成就了辉煌的霸业,也创造了可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的灿烂文明。纪南城遗址以其规模宏大的城垣遗迹,丰富的地下文化遗存,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 

风烟楚都四百年

   公元前11世纪,在黄土高原渭河之滨崛起的周族,一举剪灭了中原王朝——商朝,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新的王朝——周朝。周朝立国伊始,即大封天下。周成王念及楚人之祖鬻熊曾为周文王之师,殷勤事周,于是分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始建楚国。楚人建国后,既要在蛮荒的荆山与自然作斗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同时又要应对周朝及其宗亲国的排挤和打压。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楚国先君历经数代,不辞艰辛,举国南迁。春秋早期,楚武王率领国人来到了江汉流域一处名为“浧”的水泽边驻留下来,发展生产,休养生息。随着人口的增长,浧泽边的居住越来越拥挤。为了解决人地矛盾,楚武王下令将浧泽之水排干,填土为陆,形成了一片广阔的平地。楚人在这片平地上新造屋舍,建立市肆,很快就在浧泽之上建起了一座小型的城邑,楚人于是因水泽原有之名“浧”,将新建的城邑命名为“郢”。从此以后,楚国君王每迁徙到一个新的城邑,都称所在之地为“郢”,从无更改。后人把楚国的首都称为“郢都”,也是由此而来。

   公元前689年,是楚武王之子楚文王继位的第一年。年轻有为的楚文王为楚国找到了一处更为理想的建都之处,决定再次迁都。这次迁都之地因位于纪山之南,后人称之为“纪南城”。纪南城“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史记·货殖列传》),襟江带湖,居水陆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有八岭山,北靠纪山,南濒长江,形成天然的屏障,是一处理想的建都之所。纪南城建于长江之北地势较高的高地上,既有长江水运交通的便利,又无洪水漫城之虞。自楚文王“始都郢”后,在长达411年的时间里,楚国共有20代君王在此建都。

    在诸侯争霸的时代,为了保障首都和自身的安全,诸侯国君通常都会大修城池。但楚文王迁都纪南城后,并没有立即着手建设城郭沟池,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国都初立,楚国尚无实力建造城垣;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郢都僻居南土,并无来自敌国对国都的直接威胁。直到春秋中期,楚人才开始为纪南城建造城垣。最早的城垣建造,并非为抵御外敌,而是始于一场宫廷的内乱。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在位时,庄王的太傅斗克和公子燮趁令尹子孔出兵攻打群舒之时,在首都挟持年幼的庄王发动叛乱。因为担心令尹子孔回兵救援,斗克命人在纪南城建造土城垣,以为屏障。由于斗克发动叛乱的时间较短,并无充裕的时间大筑城垣,因此,斗克所修筑的最多只能算是临时性的军事设施,而不可能是一座完整的城垣。

    楚人在纪南城大规模修建城垣始于春秋晚期。这一时期,吴国联晋背楚,采取疲兵战术不断袭扰楚国。为了防患吴军进攻纪南城,楚平王责令令尹囊瓦大举筑城。此次筑城,奠定了纪南城的总体格局。考古工作者曾对纪南城西垣北门遗址和南垣水门遗址进行勘探发掘,考古发掘获得的资料显示,这两处城门的建造年代应该在春秋晚期,与楚平王大规模修筑纪南城的文献记载是完全吻合的。

   不幸的是,坚固的城池没能阻挡住外敌的进攻。由于内政的动荡,官场的贪腐,此时的楚国已是一个病入膏肓的重症病人。公元前506年,吴国军队在著名军事家孙武和怀抱复仇之恨的楚人伍子胥的率领下,五战入郢,一举攻占纪南城,开创了春秋争霸史上占领大国首都的先例。吴师入郢后,“烧高府之粟,破九龙之钟”(《淮南子·泰族训》),对楚人苦心经营的都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吴国军队在占领纪南城长达10个月后因秦国出兵救楚才撤回本国,此时的纪南城已是满目疮痍。复国的楚昭王只得临时以鄀(今湖北宜城东南)为国都,直到数年后,破损不堪的纪南城得到修复,楚昭王才重新迁回纪南城。

    战国时期,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以图富国强兵,再次对纪南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为了将城池修筑得更为坚固,吴起对筑城技术进行了改革。楚人筑土垣通常采用的是“版筑法”,又称“夯土构筑法”,这是一种以木版为模具,填土夯实构筑城垣的建筑工程工艺。早期的版筑法一般是两版筑城垣,即在内外两块侧板中间夯土筑墙。吴起主持修筑纪南城城垣时,以“四版筑城”法替代原先的“两版垣”,在内外两侧模板两端增加两块模板进行夯筑,不仅加快了工效,还提高了所筑墙体的质量,增强了纪南城的整体防御能力。

   公元前278年,楚郢都纪南城再度落入敌国之手。这一次的占领者不是来自东土的吴国,而是来自西方的秦国。战国中后期,在与后来居上的秦国的较量中,楚国一再失利,先后将大量山河拱手让与秦国。战国中期,楚国国内“大臣太重”,“封君太众”(《韩非子·和氏》)。掌握重权的大臣和占有大量封地的贵族们淫逸侈靡,不顾国政,最终导致首都被秦国占领。秦国大将白起攻占纪南城后,对这座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都市实施了报复性的破坏,将地面上的一切建筑化为灰烬,只留下断壁残垣和火焚后的废墟。此情此景,每每令后世诗人唏嘘不已,吟诗兴叹。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都曾登临纪南城遗址,写下过“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最是楚宫俱泯灭”(《咏怀古迹》)的怀古诗句。

    楚襄王在白起拔郢时,带领群臣和百姓仓皇逃离,将首都迁至陈城(今河南淮阳)。楚国大诗人屈原在逃离途中,悲愤地写下《哀郢》一诗。诗人写道:“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楚国举国东迁,百姓离散的悲惨情景。

    从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始都郢”,至公元前278年白起拔郢,楚人以纪南城为首都长达411年。在此期间,纪南城作为楚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成为当时中国南方的最大都会。也是在此期间,楚国兼并大小数十国,使楚国势力达到了极盛,成为北至黄河,东至大海,西至云贵,南至岭南的泱泱大国。白起拔郢在历史上成为楚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楚人东迁陈城后,国势日衰,最终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国灭国。

 城郭沟池守社稷

    出荆州古城北门,顺207国道前行5公里,即可到达纪南城。虽然历经2000多年的风霜雨雪,这座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古城,城垣仍然保持着较为完整的基本形态。由于自然的流失和人为的损毁,城垣的高度虽已不见当年初建时的巍峨高耸,但较高处仍然高出地面7米之多,较低处也高出地面将近4米,城垣顶部的宽度有10米到14米。站在城垣的高处,瞭望古城内外,仍可想见当年古都的风采,令人喟然而发思古之幽情。

   秦将白起的一把火,烧尽了纪南城400年的繁华,曾经的辉煌仿佛在一夜之间全都湮没于历史的风烟之中。今天人们对于这座古代都市的了解,是通过考古学家持续不断的考古发现揭示出来的。

    纪南城城垣由泥土夯筑,环周呈长方形,东西长4450米,南北长3588米,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纪南城四周城垣的转角处,除东南角以外,东北角、西北角、西南角都做成了略呈弧形的切角。为何楚人要将城垣相交处做成切角,据分析有多种考量,一是做成切角可以避免观察城外敌情时形成视线上的“死角”,二是认为将城角建成切角,可以充分发挥弓弩之类远射武器的作用。

   纪南城东、西、北三面的城垣均为直线,唯南城垣例外。在南城垣的东段呈U形向外凸出,这一独特形制是根据地势特点,出于便于筑城和军事防御的目的而采取的变通处理。在纪南城的东南部有一处名为凤凰山的高地,将南城垣向外凸出,正是为了将这一高地纳入城内,使之成为城内军事防御的一处绝佳的制高点。凸出的城垣上现存一座烽火台遗址,高出四周城垣35米。烽火台是纪南城的重要军事设施,既可用于登高望远,瞭望敌情,也可用于点燃烟火,传递军情。

   纪南城城垣外围有护城河,绕城一周,与城垣一起构成外池内城的防御体系。护城河依地势高低不同,河面宽窄也不一样。地势较低的地方河宽约40米,较高的地方,则只有1020米宽。护城河除了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外,还具有多方面的功用,它通过水门与城内的河道相连接,又与城外河湖相通,连通长江,使得城内河道与城外水网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水系,这样既便于行船交通,又具有排水和调蓄的功能,还有利于交换水源,改善城内的水质。

   有城必有城门。纪南城的四方城垣各建有2座城门,分别是1座陆城门和1座水城门,共计有8座城门。在楚国大诗人屈原《哀郢》一诗中,纪南城的城门成为了诗人家国情怀的寄托。诗人在秦军入郢时逃离纪南城,“出国门而轸怀兮”,深深地怀念着郢都的城门。当诗人回首眺望时,此时已是“顾龙门而不见”,郢都东门已经茫然无迹。诗人最后写道“孰两东门之可芜”,愤怒地谴责残酷的战争使郢都的两座东门变成了一片荒芜。

   考古工作者通过对纪南城的部分城门进行发掘,基本上弄清了纪南城陆城门和水城门的形制。陆城门以西城垣北门为例。这座城门由三个门道组成,中间的门道是行车道,两侧的门道为人行道。三股门道使得人车分流,保障了城门交通的畅通。水城门以南城垣西侧的城门为例。有学者根据考古发掘资料试图复原南城垣水城门,得到的结论是:其形制大致应是3层式建筑,下层为桥梁,中层安放门闸,上层建城楼作为瞭望和守城处所。纪南城的水城门与陆城门一样,同样由三股门道组成,三股门道的宽窄大致相等,可供船只有序进出。

宫室市肆今安在

    纪南城内的平面布局既充分利用了城内的自然地理形态,也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礼俗。城内有三条古河道,由北穿城而入的朱河和由南穿城而入的新桥河在城中合流后,流入向东穿城而出的龙桥河,将城内分隔出多个自然空间。纪南城的规划很好地利用了河流作为空间的分隔线,将城内空间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城内东南部为楚王的宫殿区。城内东北为贵族居住区。将王宫和贵族居住区分布在城内东部,体现了楚人尚东的礼俗。

    宫殿区是国王生活和办公的地方,也是先祖宗庙的所在地,这里理所当然是楚国的政治与宗教的中心。宫殿区西有新桥河,北有龙桥河,两条河流与东城垣、南城垣合围,形成一道对宫殿区的安全屏障。为了确保王宫的安全,还在宫殿区建有两道防御工程。环绕宫殿建有宫城城垣,在宫城城垣与宫殿之间开有濠沟,形成宫殿区外城内河的双重防御体系。如果再算上外城的城垣与护城河,以及城内的河流,从外到内足足有五道防御线护卫着楚王宫。

   宫城城垣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长906米,东西宽802米,占地面积72.6万平方米。这一面积与北京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极其相近。在宫殿区遗址上,已经探明的夯土台基有61座,这些台基井然有序地分布排列着,台基与台基之间有连廊相连,形成各自独立而连成一体的恢宏的建筑群,其中有一组呈正南北向排列的台基,形成一条主轴线。楚国宫殿区的分布总体上是遵循三朝五门、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格局展开的。从夯土台基的数量与分布来看,当年楚王宫的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排列有序。高低不同的建筑,建在层层的高台之上,形成层台累榭、错落有致的楚国宫殿建筑特色。楚国诗人屈原在《招魂》一诗中写道:“高堂邃宇,槛层轩些。层台累榭,临高山些。网户朱缀,刻方连些。冬有穾厦,夏室寒些。”这些诗句是对纪南城宫殿的真实写照。

     除王宫之外,纪南城内还分布有贵族居住区和平民居住区。贵族居住在城内东北部,平民居住在城内西北部,南北走向的朱河将贵族与平民的居住区分隔开来,形成泾渭分明的对比。在贵族居住区内已探明的夯土台基有15座,这些台基应属于楚国贵族府邸建筑群,而平民居住区内则不见台基遗迹,这说明平民居住的房屋极为简陋,无须夯筑台基。

     按照商周时期“面朝后市”的建筑礼制,商业贸易市场一般会设置在王宫之后,纪南城内的商业区应该分布在龙桥河北岸附近。纪南城是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都会,商业呈现一片繁荣景象,达到了“车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的盛况,古人形容纪南城的繁华景象有“朝衣鲜而暮衣敝”之说(桓谭《新论》),市场繁荣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据文献记载,楚有“蒲胥之市”“枯鱼之肆”“屠羊之肆”“刀俎之肆”等等,都应该是在这一区域内。

       楚国的手工业十分发达,集中在青铜铸造、纺织与刺绣、竹木器制作与髹漆、玉器雕琢等行业。在纪南城内发现的手工业作坊区,主要集中在朱河和龙桥河交汇的区域和新桥河以西的西南部区域。

    在城内西南部区域发现有铸炉、炼渣以及与冶铸有关的鼓风管、耐火泥等遗存,说明这一区域是以金属冶铸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楚国的青铜冶铸技术在当时首屈一指,楚人不仅熟练地掌握了陶范法、合范法、铸镶法等工艺流程,而且还最早使用了失蜡法这一当时先进的铸造技术。青铜被加工制作成各种礼器、兵器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成就了楚国青铜文化的辉煌。

    在手工业作坊区,还有大量从事丝织、髹漆等行业的作坊。楚人在丝织与刺绣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当时世界一流的水平,他们生产的丝织品几乎涵盖了先秦丝织品的全部种类,其中的锦、罗、绦皆属上品,极为珍贵。彩色提花锦的出现,显示当时已经使用提花织机。楚国的绣女以质地细密的绢做绣地,采用锁绣的针法,在丝织品上刺绣出绚丽的花纹。纹样的主题多以龙和凤鸟为主,表现出变化多端,自由浪漫的审美风格。楚国的丝织品当时已远销至南西伯利亚地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最早的实例。

      战国时期,随着锋利的铁制工具的出现,将竹木加工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比青铜器更为轻盈的漆木器开始大量出现,很快得到了楚国贵族们的青睐,成为贵族日常生活中的新宠。楚国工匠们制作的髹漆木器,造型奇谲,色彩对比强烈,惊采绝艳,每件器物既是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也是具有强烈艺术气息的工艺品。

      有人作过粗略估算,纪南城内的人口高峰时期应有30万人以上。要满足一座30多万人口的生活所需,仅凭纪南城内空间有限的手工作坊进行生产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当时在城外还应该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大小不一的手工作坊。

     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来说,水是最重要的资源保障。纪南城王宫和居民的生活用水,以及制陶、冶铸等所需要的生产用水,一部分来自于城内河流,更多地是通过水井提取地下水。纪南城内外密集分布的水井成为楚国首都的一道独特风景。考古工作人员在纪南城内现已发掘的水井就达500多口,仅在龙桥河西段长约1000米、宽约60米的范围内,就集中发现古水井256口,说明这一地带是人口高度密集区。在纪南城外也发现了大量的水井,如在城南地带就发掘水井达700口。如此密集的水井,说明纪南城内、外的人口密度非常大,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座都城的繁荣程度。纪南城的水井较多的是竹圈井,也有少量的陶圈井和楠木井。

     四百年的楚郢都,数不清的人来来往往,出生入死,最后都要归于尘土。无论是王公贵胄,还是平民百姓,墓冢都是他们最后的归宿,留下了以纪南城为中心数十公里以内数以千计的墓冢。纪南城北的纪山,城西的八岭山,由于山峦蜿蜒,林木葱郁,风景优美,被楚人视为风水宝地。纪南城周边山林和岗地上古墓密集,都是高等级贵族墓葬,不少楚国君王的墓葬也分布其间。楚王墓冢多占据形胜之地,有大型的封土堆和排成行列的殉葬墓,主冢直径达80米至100米,高达数十米,雄踞山头,宛若山峰,与自然山岭融为一体,构成壮丽的景观。低等级贵族和平民墓葬则分布在纪南城周边不远的高岗丘陵地带。邻近纪南城东城垣的雨台山是一片丘陵地带,这里密集分布着为数众多的平民墓葬,形成一个巨大的墓葬群,据测算总数应在10万座以上,考古工作者曾在此发掘过近2000座楚国下层士人和平民墓葬,从中岀土为数众多的精美文物,为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深藏于地下墓冢中数不清的幽灵,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诉说着昔日纪南城的繁华与光荣。

    历经风霜血雨的楚都纪南城,如今已是“楚王台榭空山丘”,当年的繁华似锦早已随历史的风烟飘散。尽管如此,爱好探史寻踪的人们,还是愿意徜徉城头,凭吊古冢,去追寻历史的踪迹。

     (此文刊发在《世界遗产》,2016年第3期)

 

日期:2016-04-06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