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新作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新作 >> 正文
 
公安縣修志史略(十三)

作者:(台湾)张觉明

第十二次修志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清朝知縣周承弼等修,王慰等纂,同治十三年(公元一八七四年)五月刊本,《公安縣志》。
    卷首《修志凡例》云:
    茲集繙繹舊志,並博考省、郡志,繁者節之,遺者補之,承訛襲謬者訂之。非敢意為增損,期共臻完善,庶資觀覽。
    民國二十六年(公元一九三七年),縣長方擴軍主持翻印清同治十三年編纂的《公安縣志》。民國五十八年(公元一九六九年),台北的台灣學生書局,及民國五十九年(公元一九七○年),台北的成文出版公司相繼影印出版。
    卷首《弁言》:
    邑舊志纂自遜清同治甲戌,去今六十四稔矣!陵谷變遷,政令改革,田賦戶口之數,鄉鎮圩里之稱,皆今昔懸殊,續修縣志,是誠當務之急,顧茲事體大,非嗟咄可辦。余篆守是邦,忽忽三載,每一念及,良深內疚。丁此非常時期,新志不易編纂,舊志散佚,有若鳳毛麟角之稀,每值上峰及各方徵求,輒窮於應付,余甚懼其中梗也。夫木待春而發省,有本在焉!水待夏而溢者,有源在焉!邑新志固有稽於時,然殷因於夏,周因於殷,藉舊志以為本源,必然之事也。乃商彼都人士,博訪窮搜,務得一部,以為翻印之具。書既得,余檢閱一過,見其分門別類,綱舉目張,事詳明而詞簡約,洵哉一代信史也。故不事增減,一本廬山面目,以存其真,亦古人抱殘守缺之意。邑之人覽者,知所觀感,於新志急起而圖之,則此書之仍舊,抑亦翻新知先聲也歟!工既訖,書此以弁其端。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丁丑歲秋九月
    平江方擴軍識
    當時荊州知府倪文蔚有序文傳世。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首,荊州府知府倪文蔚著《公安縣志序》:
    公安為岷江南入洞庭故道,無崇山峻嶺之阻,沮洛卑濕,眾流所趨,水漲則成巨浸,縣治倚堤為固。
    道光辛卯以後,城被齧者屢矣!官斯土者,率以修防澹災為務,而圖籍之散失,記載之闕略,百餘年來無暇過而問者。周君壽農攝政之明年,江漲大至城圮於水,全境為災,君謀於都人士,力主遷城之議,申之台司,借帑鉅萬,寓賑於工,經營凡四月而畢復。以餘力蒐輯志乘,將付剞劂,問序於余,且云:「是役也,與遷城一舉相為經緯。」余嘉君之言,為當乎作志之義也。鄭漁仲曰:「古者記事之史謂之志。」昔商避河患,仲丁遷囂,河亶甲居相,祖乙圮耿,史皆有述,其存者獨盤庚三篇。雖尚質之朝,紀載或略,亦安知非流離播遷,圖籍散失,後人無所據,以為考歟!然則君所云云,不誠為篤論哉!
    夫遷城大役也,春秋之法,有役必書。遷城之役,乃政所自出,凡疆里之沿革、田賦之等差、人物之興替,公私冊籍惟專城者司之。今出政之地既定,復綜其政之輕重緩急,勒為成書,俾後之攬者得所藉手,用心抑何厚耶!
    君以朞月之任,創百年未成之舉,大災大役,措注裕如,固足為君重已。繼君治者,籲懷玆新邑,按其圖籍,權夫政之輕重緩急,偏者補之,墜者舉之,甚者改弦而更張之。不下堂階,從容就理,行見畺里闢,田賦充,人物勃興,災祲不作,即謂後日之公安,公實貽之以安也,是可書已。
    同治十三年歲在甲戌暮春之月
    賜進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前刑部江蘇司郎中知荊州府事望江倪文蔚豹岑甫譔並書
    倪文蔚生平如下:
    清倪文蔚等修,顧嘉蘅等纂,光緒六年(公元一八八○年)刊本,湖北省《荊州府志》卷三十三《職官志.官師》:
    知府
    倪文蔚,安徽進士,同治十一年任。
    公安知縣周承弼有序文。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首,公安縣知縣周承弼《敘》:
    事有似因而實創者,為治於荒廢之後,纂書於散亡之餘是也。公安地沃饒而濱江,豐歲則富樂甲一郡,遇水潦城邑隳壞,圖籍因之湮沉,致為治者時有更張之勞,而紀事者更有無徵之嘆。然既已身任其責,即不得不盡心乃職,思有以彰前軌而示來茲。
    同治壬申,余涖茲土,甫下車,目睹境內流離困苦狀。蓋水之為害已四十餘年,至是而尤劇焉!思邑自左公肇建以來,代有名人,今之所見迥不逮昔之所聞問。諸故府舊志,修於康熙辛丑,版本俱失。惟同治三年,攝令袁君有重修之舉,又甫及半而止。惜其無成,爰於遷城之際,集邑士踵而輯之,釐為八卷,分為七十二門,大綱舉,細目張,並繪新圖付梓。
    夫變古所以適今,而居今不廢鏡古。余之治公安,適當因創之交,其所行之果能濟時而垂後,不敢知也。袁君之志公安,亦在因創之間,其所行足以信今而傳後,固已見其梗概矣!余之吏術學識誠不敢望袁君,而惓惓災黎起羸蘇困之意,則先後同符,閱者可冥契於簡牘間。若曰此不過土苴糟粕,聊以備一邑之掌故,則余與袁君之志事隱矣!其修書刊版之費,同治初紳捐所存無幾,災後不欲重煩民力,特為請於太守倪公捐助,並自分俸以濟之,乃得蕆事,蓋與遷城一舉相為經緯云。
    時在同治十三年歲次甲戌五月既望
    誥授奉直大夫同知銜權知公安縣事江都周承弼壽農甫譔並書
    周承弼生平如下: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五《職官.清朝知縣》:
    周承弼,江蘇揚州府江都縣,原籍鎮江府丹徒縣人。有傳。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五《職官.列傳》:
    周承弼,字壽農,揚州江都人。同治十一年冬,奉檄來攝縣篆。縣故澤國,甫下車,見井里蕭條,廨舍傾圮,慨然曰:「是文獻藪也,胡荒廢若斯!」即毅然以補救為己任。始進邑人議,築上游,尋知其無益,且民力拮据,不忍以既竭之脂膏,盡委之洪濤,因中止。
    嘗念其先尊人侍御公,乙未典試楚北,拔取多知名士,深懼官箴,偶玷貽先大夫羞,其素所自矢,有趙清獻焚香告天之遺焉!賦性廉明,積讞多所平反。俗多告詰風,自製榜文,遍諭鄉村,語語從肺腑流出,以是訟簡刑清,唆鬥積習,剔抉殆盡。
    自奉簡約,而性喜識拔單寒,每書院課士,備花紅以示鼓勵。癸酉水圮城二次,間有一二高阜,亦荒旱,秋賦申詳從緩,民深感之。鄉闈捐備士子試卷,雖囊槖蕭然弗惜也。
    當巨浸稽天之日,官民失所,思非遷徙不為功。爰稟請上憲,棄舊城移治於邑之唐家岡。規畫區處,凡踰數月,城垣官廨,文武聖宮,以及書院考棚,規模甫定,莫不踴躍從事。非上官知公之深,不能悉如所請;非公誠心愛民,不能咸欣然樂赴也。
    邑乘自前縣袁興修,延擱數載,公捐俸籌費,剋期告成。蓋履任甫年餘,而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其是為二百年僅見之事,其功即為數百世不朽之功矣!
    光緒六年(公元一八八○年)刊本,湖北省《荊州府志》卷三十四《職官志.官師》:
    國朝知縣
    周承弼,江蘇監生,同治十年任。
    參與修志的王慰有跋。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八《雜記.跋》:
    是書之成也,九閱寒暑矣!自乙丑、丙寅歲,前邑侯袁公金和創議,設局勸捐,訪邑人士之翹楚者任管城,採輯新聞,網羅散失,固已略有端續,以頻厄於水,時修時輟,迄未成功,兼之經費不敷,而嗣是邑宰屢經更代,大都不轄計此。越歲癸酉,周公壽農明府蒞任,奇災迭遇,首議遷城,而更諄諄於修志一事。力催脫稿,速付剞劂,並為請命於府縣。倪公慨然捐貲百緡,公亦分鶴俸相佽助,不數月而工竣,厥功為甚偉也。
    余司諭是邑歷年最久,人情風土頗不疏於見聞,局中諸君子謬以主纂屬余,然余不過董其成而已。時協修者李君寬夫、鄒君魯溪、杜君丙軒,而始終其事則惟易君琢堂之力居多云。
    同治甲戌春三月吉日安陸王慰跋
    王蔚生平如下: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五《職官.教諭》:
    咸豐
    王慰,德安府安陸舉人。咸豐八年到任,有傳。
    同治十三年版《公安縣志》卷五《職官.列傳》:
    王慰,字星綺,安陸縣舉人,咸豐八年履任。賦性清介,不苟資財,嘗作八字聯自銘云。守身似璧,疾惡如仇,以故與時齟齬,所入多不合,然遇敦品績學之士,每喜接見而成就之。四子三列膠庠,皆翩翩佳公子,殆天所以報之。邑新志告成,多所手定云。
    光緒六年(公元一八八○年)刊本,湖北省《荊州府志》卷三十九《職官志.名宦》:
    國朝
    王蔚,安陸舉人,咸豐八年授公安教諭。言行不苟,嘗作八字聯,自銘云:「守身似璧,疾惡如仇。」以故與時齟齬。然遇敦品績學之士,每喜接見,而成就之。邑新志告成,多所手定云。(《公安縣志》)
    清賡音布等修,劉國光等纂,光緒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刊本,湖北省《德安府志》卷十一《選舉.舉人》: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恩科,孫田玉榜。
    王慰,安陸人,公安教諭。
    參訂的生員陳澤霈撰《重修公安縣志採訪啟》:
    昔子瞻不敢作三國史,司馬能自成一家言,非唯紹述獨隆,抑亦網羅綦富。《公安志》創始於袁石公,續修於楊令尹。異曲同工,並難具美。洵足稱昭代同文之雅化,為名區紀盛之宏編。
    第月積歲增,星移斗轉。遠青之大觀如故,淨綠之幽賞若何。一鞭殘照,過將軍走馬之臺;萬丈文光,訪武子囊螢之所。登吾座者此生,以後孰如莊簡,任所之兮為佛。邇來詎乏容卿,唯是抱殘守缺,不及江梅河柳之尚新,設非補輯重修,終與山館水亭而並廢。
    恭逢太史陳詩,心先得我,幸有群英數典,項喜說人。精銳走雷霆,掞天才悉難度地;光芒沖霄漢,畫日筆盡許揚風。然有美必收,而無徵不信。卅二里靈鍾秀萃,毓幾許節義功名。百餘年雲散烟銷,願大家輒謀詢度。或慷慨若侯、龐,或潔清若龔、李,或績學累功若福井三湖之邁眾,或剛腸傲骨若芝田七澤之超群,或誠孝感神若李生之克回火焰,或艱貞撫叔若毛氏之不解霜心。顯微闡幽,植綱常者率以錄;披沙琢璞,起頑懦者無不颺。勿以窮鄉僻壤憚於搜尋,莫因祚薄門衰聽其磨滅。他如稱神父,頌慈君,過客寓,算茲風景,遊仙醉叟,洩彼天機。凡屬政教攸關,均宜參稽罔漏。某等難僅知五,長未具三。志局宏開,潤色尚期東里;華林共纂,和衷試告南平。疑傳疑而信傳信,無徒鬥靡誇多;善其善而賢其賢,且各鈎深索隱。昭千秋之金鑑,成一代之玉杯。庶幾採自輶軒,見習俗敦龐之上理,垂諸史策,即承明著作之先聲。豈不懿與,尚其敬爾!
    此志藏於台灣國家圖書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台灣大學傅斯年圖書館。

日期:2013-06-24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