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新作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新作 >> 正文
 
三国文化与荆州的全新解读(十)

作者:陈礼荣

孙权大智若愚慨然“出让” 荆州
    刘备求“借”荆州,算是给东吴国主孙权出了个大难题:若是不允此“借”,东吴数万精锐之师孤悬于刘备的三面围困之中;但若要是允许将荆州“借”出去,这岂不是犯了东吴的立国大忌?!
事实上,孙权承袭父兄留下的基业,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已将荆州视为自己立国的屏障。他在建安八年灭掉江夏(治今湖北鄂城)太守黄祖以后,就曾伫足于夏口(今汉口),试图溯江西上,打开进入荆州的门户,并打算在相机吞并荆州后再向益州(治所成都)发展。
     建安十三年(208),当曹操由荆州准备沿江东进之际,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吴政权,无疑便受到了来自南郡的严重威胁。孙权只是在听取了周瑜、鲁肃的谏言后,才决定联合刘备、共同抗曹的。如今,一场大仗下来,围绕着利益分配上出现的新问题,反倒是成了大赢家的刘备竟提出要借荆州,这就理所当然地令获益最少的孙权特别感到憋屈。
这时,年方十七岁的孙权表现出了少有的沉稳和老练。他派出使臣对来刘备说:“前不久,周瑜和甘宁都建议我们主公进军成都,现在看您是否可以跟我们联手入川,灭掉刘璋,反正东吴也还可能越过荆州而占领益州,那么以后益州也就可以为您据作己有了。”
     此间出任益州牧的刘璋是个无所作为的昏庸之人,他虽然管辖着包括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分属地及陕西汉中地区,但由于只依赖追随其父入川的南阳、关中人土,而与当地土著世家望族的关系搞得很僵。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策》中所提出的战略意图,刘备此向其实早就在部署伺机向益州发展了。这时,为了堵住东吴使臣的口,他手下的荆州主簿殷观出头当面驳斥道:“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随后,殷观私下里对刘备说,如今,主公不妨表面上赞同其前往伐蜀,而只说我们刚刚有了这么一点地盘,立足未稳,不可轻动,东吴必定不敢擅自过越荆州而独自取蜀。
    刘备认为殷观对他忠心耿耿,是个信得过的人,于是随即“迁观为别驾从事”。(《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不久,刘备见到孙权,提及东吴使臣说的灭刘璋一事,他不仅惺惺作态地说:“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甚至还假作戚色,伪称道:“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这样一来,孙权当然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再不提这件事了。
    其实,刘备提出要借荆州,最为犯难的莫过于东吴的军前主帅周瑜。
    此前,在东吴军历时长达一年的南郡围攻战期间,由于周瑜分身乏术,因此他明知刘备要去占领江南四郡,却眼睁睁地无可奈何。如今,他的兵马虽是屯驻在荆州,却也只是占有孤城一座——刘备的大本营,就设在荆州城对岸公安;西边,是张飞坐镇的宜都,而关羽率领的一支部队,还横在荆州与襄阳之间。再说,曹操新败,也不能不担心他卷土重来……此间,刘备只须派一支部队拦截由荆州至巴丘(今岳阳)的粮道,东吴这支大军便只能束手待毙。
    面对着如此窘困的局促之境,刘备的咄咄逼人,简直是让周瑜这位东吴的南郡太守如坐针毡!
    周瑜到底不惭为当时东吴最有眼光的政治家,他暗自盘算:自己手中只控制有南郡的江陵、夷陵和江南的长沙几个县,另外周泰在武陵最北端也只占有一点地盘,若要是真跟刘备动起武来,甚至连回军东归的路极有可能断掉!所以,正是当刘备亲自到京口求见孙权时,他便预先跟孙权写了一封信,汇报对于这件事的应对方略:“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当初,周瑜是极力反对出借荆州的,在信中,他苦口婆心地说:“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这就是希望让孙权用羁縻手段困住刘备,让他与关羽、张飞分开,再由自己挟主帅之威,将这二人驱上战场……那么,这件事或可便能搞定了。
    毕竟,此时孙、刘两家还与北方的曹操处于战争状态。孙权一则考虑到刘备还有可借驱策的用处,再则担心周瑜说的这套方法根本不起作用,贸然行事反倒伤了双方的和气,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计谋。
    建安十五年(210),周瑜专门回了一趟京口,向孙权提出“得蜀而并张鲁”的战略计划,请求西取益州,进窥汉中。他打算这次出军西进,邀刘备一同前往,一旦打下刘璋的益州与张鲁的汉中后,便留下刘备固守这两处地方;到那时候,再与孙权合兵一处,去攻夺襄阳,如此东西并举,以图曹操(“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如此一来,东吴便不仅可独占荆州八郡之地,甚至还可北伐宛、洛,问鼎中原。
    孙权采纳了这个方案,周瑜也返回江陵指挥部队整治行装,不料在归途中走到马丘这个地方,竟一病不起,含恨去世,时年仅36岁。
    周瑜临终之前,还给孙权写了最后一道奏疏,除了对形势的分析、对国是的建议外,最为重要的是举荐了自己身后职务的接替人。他含泪写道:“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
孙权详加审度,知道这是此间唯一正确的选择,于是一概照准,随即为着“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随后,孙权又力排众议,接受了鲁肃的谏劝,将南郡出“借”给刘备。孙权的这一举措,算是答应了刘备请求取代周瑜都督整个荆州的要求,即一旦与襄阳、樊城的曹军发生战事,鲁肃及其部下也得都听刘备的指挥。
    说起来,鲁肃接替下周瑜的职务,最初还是去荆州城赴任的,当他审视完当地的地形地貌,大惊失色:荆州城濒临长江,其西、南东等三侧皆为江流分割成若干碎片的沙洲,若一旦翻验,倾力来攻,该如何抵挡?于是,一旦孙权同意了“出让” 荆州的方案后,他跟刘备办完交接手续,这才统率全部人马,东返在陆口扎下大营。据《鲁肃传》记载:“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余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
    显而易见,正是由于鲁肃“下屯陆口” (今湖北嘉鱼西南),令东吴缩短了军队的后勤补给线,增强了部队的保障能力;再加上他本人注重威恩并用,使政令通畅,所以一时间使得周边部族主动前来归附者多达一万余人。
    孙权最终同意将江陵借让与刘备,关键还是因为在当时曹操已麾军从东西两方面紧逼过来。面对着这一强大宿敌大军压境的危急情况,他不得不对刘备采用“出借”荆州的权宜之计。
换句话说,关于“借荆州”一事,也是孙权最终做出的无奈抉择。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将刘备推至与曹操对抗的第一线,使自己可以避免自周瑜死后本军在南郡所处的被动地位,专心一意地全力防卫好东吴在江淮一线的“软肋”、也就是濡须口(即今天的合肥)一线。
    依此而论,刘备能审时度势,趁机而作,这是其之所以顺利“借荆州”的基本保证;而孙权能够采纳采纳周瑜临终遗言及鲁肃的劝谏,实际上也反映出了他不为一时一事得失所囿的雄才大略。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孙、刘联盟才可以继续维护并延续下去,三国鼎立局面也才得以最终形成,故史书上记载:“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三国志·吴书九》)

日期:2013-04-12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