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新作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新作 >> 正文
 
弘扬“荆楚文化”精神 助推“文明湖北”建设

作者:王生铁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省荆楚文化研究会联合召开“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学术研讨会,很有意义。

    众所周知,文化是民族之魂,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富强的基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3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强调“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258-61。这是对文化宣传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们荆楚文化研究会应该遵循的工作准则。我们一定要高度自觉地和中央保持一致,与省委保持统一。下面,我就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谈点肤浅的认识,与各位共同研究。

    一、纵观世界古今表明:建设文明社会离不开先进文化的引导

    文化与文明密不可分,文化是文明成长的基石。文化产生于文明之前,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通常都是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然后才有自己独特的文明,如希腊人创造了雅典卫城和马拉松,埃及人创造了金字塔,中国人则创造了长城和曾侯乙编钟。总之,不同的民族文化将造就不同式样的文明类型。

    曾创造出辉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埃及、印度、巴比伦都因外敌入侵而导致文明数度中断,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不但文化传承长盛不衰,而且在多次遭受外敌的入侵后依然能保持文明的连续性,维系中华文明长久生命力的,就是传之久远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凝聚力。

    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当今时代,这种文化软实力主要是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文化产品的影响来实现的。西方敌对势力为了推销他们的文化价值观,不惜用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各种手段,把世界搞乱,以便从中渔利,文化产品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输出“软实力”的主要载体。不少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15%以上,美国达到25%以上。早在2001年,美国以电影、媒体、出版、广告、设计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出口达889.7亿美元,是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如今,在美国企业500强中文化企业高达50个;世界的动漫片中65%为日本产品。经过多年的经营,美国大片、日本动漫对世界文化影响至深,日、美也正通过这些影响世界的文化产品,推行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渗透无孔不入,迫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民族文化的安全问题。要保障我国的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影响力,最好的办法是要弘扬和发展我们自己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131,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131。如何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以下四方面作了论述:第一,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要求“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第二,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方面,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第三,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要求“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四,在“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方面,要求“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131-34。总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极端重要的地位。这既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又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才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关键所在。

    二、回顾中华历史证实:荆楚文化在湖北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众所周知,远古时期建始直立人、郧县猿人头盖骨化石、长阳人化石的发现,表明荆楚大地是古人类最早活动区域之一;宜都九道沟遗址、江陵鸡公山遗址和房县樟脑洞遗址等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以及数百处之多的新石器遗址的发掘,表明荆楚大地是史前时期先民们的主要聚集地之一。距今近8 000年的城背溪文化不仅有成熟陶器的制作,还有人工水稻的种植,之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雕龙碑文化等,逐步将荆楚大地推向了文明的门槛。神话传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在荆楚大地,春秋战国前后就流传有盘古、伏羲、女娲、炎帝神农、九黎、祝融、三苗等各种各样的神话和传说。考古和民俗资料证明,孕育出荆楚文化的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在被称为中华文明“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已成为能与古希腊文化媲美的东方文化代表。虽然,自黄帝、尧、舜、禹到夏、商、周三代,北方民族对江汉地区民族进行了常年不断的兼并和征伐,以炎帝神农、九黎、三苗等为代表的江汉民族逐渐衰落沉寂,但进入东周时期,荆楚文化进入一飞冲天的快速发展通道。由青铜冶铸、丝织刺绣、木竹漆器、美术乐舞、老庄哲学、庄骚文学构成的“六大支柱”代表了楚文化的高度成就,可与同时代的古希腊文化并列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代表。楚文化和古希腊文化从不同的道路登上了世界文明史的光辉殿堂,共同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1911年后的100多年来,民主主义革命战争在荆楚大地风雷激荡。191110月,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武昌爆发,打响了推翻封建王朝的第一枪,进而结束了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帝制;19195月,以“五四运动”为滥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湖北做到了30年红旗不倒,从党的“一大”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里,党的组织活动从未间断。湖北有70万英雄儿女流血牺牲,有30多位省委书记英勇献身,开国将帅榜上镌刻着235位湖北人的英名,仅红安县就诞生了2位国家主席、5位国务院副总理、61位开国将军,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荆楚大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六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每3个人中就有1位红安人,每4名烈士中就有1人是红安籍。洪湖赤卫队、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文学、文艺创作不朽的源泉。湖北因此成为中国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大革命运动的中心区域,成为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策源地,为波澜壮阔的中国红色革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湖北位居华中腹地,这里九省通衢,八方交汇,物产丰盛,人文荟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特殊的地理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湖北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文化特色:从炎帝神农在荆楚大地首创农耕济世安民,到中国军民在长江抗洪救灾保家护国;从荆楚先辈南来荆山筚路蓝缕开疆拓土,到张之洞主政湖北发展工业锐意创新;从楚庄王一鸣惊人饮马黄河问鼎中原,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敢为人先;从诗人屈原的忧国忧民以身殉国,到黄麻起义爱党爱国的烈士血洒神州;从西汉王昭君出塞开创民族和谐,到革命先驱董必武在联合国签署宪章;从东汉黄香为父温席清廉执政,到今日湖北孝子背母求学、携母打工;从明代李时珍集前世之大成编撰《本草纲目》,到近人李四光发现油田开创中国地质新学说,纵横数千年,人文精英们在荆楚大地上演绎的精彩历史篇章,构筑起了“文明湖北”的丰厚文化内核。

    无数历史事实证实,从古至今,热爱和平、追求卓越的荆楚文化,孕育出了荆楚人民源远流长的“五种精神”,即:筚路蓝缕的艰苦创业精神,追新逐奇的开拓创新精神,兼收并蓄的开放融汇精神,崇武卫疆的强军爱国精神,重诺贵和的诚信和谐精神。这“五种精神”是荆楚大地先进文化代表的重要内容,是荆楚文明核心价值的重要内容,它一直与湖北历史的发展同步律动,它一直融化并流淌在湖北儿女乃至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的力量在于凝聚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3]光耀古今的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进文化的区域代表之一,它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必将催人奋进,它将凝聚、引导所有的荆楚儿女,为把湖北加快建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为建设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的“文明湖北”,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展望未来更加坚信:荆楚文化在“文明湖北”建设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文明湖北”建设任重道远,内涵十分丰富。党的十八大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9,我认为这也是“文明湖北”建设应该涵盖的主要方面。在这五个方面的建设中,荆楚文化都必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为湖北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联系湖北实际,精心运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成绩显著。2013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提出了“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要求,使湖北的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的征程。

    荆楚人民自古在经济建设方面有开拓创新、开放融汇的精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先辈们就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垦荒种地,发展经济,开疆拓土。楚人广泛吸收南北冶炼技术、农业水利建设的精华,在青铜铸造、筑坝蓄水、开渠灌溉等方面多有开创之举。如在青铜铸造方面,发明了复合剑技术、双音钟技术和熔模法,楚地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编钟、青铜尊盘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在农业水利方面,孙叔敖修筑的期思陂,比魏国西门渠、秦国都江堰、郑国渠分别早200多年、300年和360年,此外孙叔敖还修建了芍陂、云梦通渠和今南漳至宜城间的百里长渠工程等,有些至今还发挥着经济效益。楚人开发了从云南经印度到西亚的“南丝绸之路”,楚墓出土的琉璃蜻蜓眼,有别于中国传统的铅钡玻璃,属于钠钙玻璃,应是通过“南丝绸之路”从西亚传入中国的;战国楚地墓葬出土药物中,还发现了天竺(印度)的特产——安息香,这是“南丝绸之路”的另一佐证。一系列历史事实说明,开拓创新、开放融汇的精神,为楚国的繁荣昌盛提供了巨大的驱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对这种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将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为湖北政治建设提供丰富的历史经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文化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258。必须把“执政为民”的理念牢记心上,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是“人民公仆”,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善于学习、吸收荆楚文化中的有益营养,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弘扬勤奋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

    湖北历史上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基础雄厚,经验丰富。远古时期,炎帝神农在生产生活条件落后的情况下,“怀其仁成之心”[4894,“忧劳百姓甚矣”[41950,“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41196;楚国令尹子文“自毁其家”[5247,挽救国家于动荡之中,留下“夫从政者,以庇民也”[6]的名言;令尹孙叔敖一生节俭,“栈车牝马,粝饼菜羹,枯鱼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7],死后,儿子穷困“负薪而食”[8],其生前留有“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9]的名言;明代重臣张居正要求皇帝与老百姓一起过苦日子,他多次辞去朝廷赐予的褒奖宴席,说“一宴之资,动至数百金,省此一事,亦未必非节省之道”[10]。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扬了荆楚先民的优良传统:毛泽东主席48次来武汉,居东湖,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数月不食肉腥,三次修鞋不成而自补,衣服补丁数十处,生活简朴为民,为建设富强的国家而昼夜操劳,艰苦奋斗;董必武副主席严于律己,生活简朴,“勤则不匮,俭以养廉”是其座右铭。荆楚悠久历史中的廉政事迹和廉政典范所体现的爱国、敬业的价值观理念,对新时期湖北政治文明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为湖北文化建设提供深厚的传统力量

    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精辟概括,就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32。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文明湖北”建设的核心要素,必须从优秀的荆楚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

    湖北作为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实,资源丰富;光辉灿烂的荆楚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可与古希腊文化媲美。近些年来,湖北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取得了可喜成绩:从沮水巫音到江汉平原艺花盛开,从汉剧进京到广大乡村五里三台戏,湖北已成戏曲大省、文化大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逐渐深入人心,道德建设扎实推进,“湖北群星现象”享誉全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文明创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现零的突破,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改变、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湖北文明建设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文明湖北”建设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必须继承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其文化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要致力传承以“五种精神”为代表的荆楚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荆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5731的开拓创业精神、近现代仁人志士“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革故鼎新精神、九八抗洪“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拼搏精神,着力彰显湖北人文魅力,全力打造精神高地,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同频共振的价值源泉;要充分挖掘利用荆楚传统文化资源,深入开展荆楚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加强荆楚文化研究、宣传和推介,大力打造具有荆楚特色的历史文化品牌,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把湖北文化大省建成文化强省。

    (四)为湖北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文明湖北”的根本目的之一,是确保湖北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维护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坚持民生优先,实施惠民工程,让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安居乐业,营造以人为本、诚信和谐的文化氛围。

    自楚族立国以来,荆楚文化中不乏以人为本、诚信和谐的思想产生。春秋时,楚庄王常常感叹“民生之不易”[5731,并告诫自己的臣民要勤政爱民;多代楚王“扶民”多有善政,如“分贫,振穷;长孤幼,养老疾;收介特,救灾患;宥孤寡,赦罪戾……”[51365,可以说,社会保障制度已初步成型。楚庄王时的法律,上至王子、大夫,下至大臣亲戚和老百姓,均一律平等。孔子曾赞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81580,“一诺千金”的成语来自于楚人季布[82731,李白诗云“诺为楚人重”[11],是对楚人重诺守信品质的最好评价。与重视民生和法治相应,楚国历史800多年,多代的社会较为稳定,楚庄王时的国力达到了鼎盛。荆楚历史时期的民本、诚信与和谐的思想文化,将为湖北社会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

    (五)为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指导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过去十年,湖北省生态文明理念得到广泛普及,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不断创新。同时,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怎样增强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怎样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使之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文明湖北”建设亟需解决的一项新课题。

    极目楚天舒,灵秀湖北美。楚族立国初期,楚地产生有中国古代最为丰富的生态环境理念。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天地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庄子有齐物论,主张“天人合一”。在楚地出土文物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如石家河遗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陶器器皿和鸳鸯豆、虎座鸟架鼓、镇墓兽、木雕动物座屏、彩绘鸳鸯等,充分显示楚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深入开展荆楚传统生态文化理念宣传和普及活动,加强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宣传和引导,促进荆楚儿女树立强烈的生态保护意识,加强“两型社会”建设力度,创新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让山川湖泊休养生息,让“千湖之省”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让人民群众不但能够享受空气清新、形式多样的城市生活,也能品味山川秀美、舒适安逸的田园风光,这是“文明湖北”建设应有的题中之义。

    以上是本人对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建设的肤浅认识和建议。为了让丰厚而优秀的荆楚文化在“文明湖北”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继续深入发掘,认真研究,积极保护和大力弘扬荆楚文化。20139月,李鸿忠书记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传承发扬好灿烂辉煌的荆楚文化[12]。他指出:“荆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文化璀璨星空中地位显要,是全省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也是我们打造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母体和源泉,绝不能丢。丢了,就是对不起先贤祖宗,就是历史的罪人!……要更多地运用改革的办法、市场的办法、创新的办法,做到楚材楚用、楚材先用、楚材大用,努力把我们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精品,使其既贴近群众又贴近市场。”这段精辟的讲话对荆楚文化的作用做了高度评价,是对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关系最好的诠释,对此,我们要深刻领会和高度重视,深入发掘荆楚文化为“文明湖北”建设服务。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张正明先生等专家学者开辟“荆楚文化”这门地域学科以来,广大文化工作者、研究者、学者以弘扬湖北文化为己任,日以继夜地辛勤劳作,形成了一系列研究荆楚、传承荆楚、弘扬荆楚、利用荆楚进而影响荆楚乃至全国的传世之作,如以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为代表的造福一方的公共文化杰作,以张正明先生主编的《楚学文库》18卷为代表的影响全国的基础研究成果,以东湖磨山楚文化城、湖北旅游主题口号“灵秀湖北”等为代表的深受人民喜爱的文化旅游精品,以在央视9套首播的10集电视纪录片《凤舞神州》为代表的、权威专家评论为“破冰之作,恰逢其时”的颇具开创之功的影视作品,以《荆楚文化普及丛书》为代表的弘扬人文精神的普及作品……等等。这些精品力作,向世人展示、宣传了绵延两千多年的璀璨的荆楚文化,锻炼培养了一批荆楚文化专家骨干,发展壮大了研究荆楚文化的队伍,积累了研究弘扬荆楚文化的经验,为深入发掘荆楚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发扬这种吃苦耐劳、善于钻研、积极创新的精神,将荆楚文化研究和利用引向深入。

    荆楚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在1993年到荆州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参观,受到很大震撼。他撰写了题为《中国古史应当重写》的文章,指出长江流域古文化,至少与同期的黄河文化并驾齐驱[13281997年,季先生再撰《中国历史必须重写》,重申应将这一观点贯穿于中国通史的研究中[14]。在未来5年,我们将编纂一部五卷本的《荆楚文化八千年》丛书,这套书其目的是要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充实内容,填补空白,纠正误差,还原真实。《荆楚文化八千年》一书的撰写要求做到“无据不入书”。从早于黄河、长江七亿年的汉水两岸生物和195万年前的建始直立人、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头盖骨化石落笔,从旧石器时期向新石器时期演化、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入题,从史前文化写到楚国历史文化,史笔穿过历史的长空,直写至现今。总之,要大力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为“文明湖北”建设服务。

    同志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发扬我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优良传统,对未来发展的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此,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衷心拥护,国际国内佳评如潮,我们深受鼓舞,由衷地高兴!这为我们研究荆楚文化的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们的使命光荣而艰巨!让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政协的高度重视、及时指导、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直接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以文化建设的新成绩赋予荆楚文化新的时代精神和丰富的内涵,以“文明湖北”建设的新成就助推“支点”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118日)[M//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G//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李鸿忠.奋力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湖北日报,2012-06-1503).

    4]张双棣.淮南子校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5.

    6 国语•楚语下[M].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573.

    7]《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428.

    8][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第六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59:3201.

    9]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259.

    10][明]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辞免筵宴疏[M//王云五.万有文库:第二集七百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29.

    11]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089.

    12]张进,梁婷. 李鸿忠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强化“四个意识”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N].湖北日报,2013-09-1901.

    13]季羡林. 中国古史应当重写[J].群言,1993,(6):28.

    14]季羡林.中国历史必须重写[N].光明日报,1997-06-11.

    

    作者简介:王生铁(1942-),男,湖北仙桃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第九届政协主席,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日期:2014-05-04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