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新作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新作 >> 正文
 
中华诗祖:尹吉甫

作者:樊露露

    《晋书·列女传》中记载了一段有关文学品鉴的佳话,东晋宰相谢安曾问他的侄女谢道韫:“《毛诗》何句最佳?”道韫称:“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听了称其有雅人深致。才女谢道韫所称道的诗句出自《诗经·大雅·烝民》篇,《毛诗序》认为此诗为“尹吉甫美宣王也,任贤使能,周王中兴焉”。这首诗的作者是周宣王时期的辅弼之臣——尹吉甫,他写这首诗是为了颂扬同僚仲山甫的美德。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认为此诗:“备举其德性、学行、事业,以及世系、官守,无不极意推美。”诗篇呈现了尹吉甫理想化的政治人才观念,以及他对西周王室中兴的迫切期待和隐隐忧虑,读来确有“雅人深致”。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同样处在国势飘摇之中,想要力挽狂澜的东晋宰相谢安为何会对此诗产生共鸣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并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即风土之音、朝廷之音和宗庙之音,囊括了乐官采集的各地民歌和贵族文人所献诗篇。《诗经》作者绝大多数不可考,司马迁将“诗三百”统归为“圣贤发愤之所作”。305篇中署名的作者仅有四人,而尹吉甫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毛诗正义》明确指出,《诗经·大雅》中的《崧高》、《烝民》、《韩奕》、《江汉》四首诗均为尹吉甫所作。
    尹吉甫(公元前852—前775) 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据明代《郧阳府志》的记载:“尹吉甫,房陵人,食采于房,卒葬房之青峰山。”“房陵”,就是今天的湖北十堰房县。它地处中国中西部结合部,介于神农架、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峰峦叠嶂,山青水秀,古称房陵。西周成王时,周公姬旦与召公姬奭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诗经·国风》中的“周南”所辖地域就是当时周公统治的南方流域,最东到现在的徐州一带;“召南”是召公统治的南方流域,以南阳南郡为中心,北至镐京,西至巴蜀,南到今荆州一带。根据《水经注》引《韩诗序》的记录:“‘二南’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诗经·国风》中“二南”诗的产地大致说来,包括今河南洛阳、南阳和湖北的郧阳,襄阳等地区。“二南”中屡次提到长江、汉水、汝水,可以证明“二南”正是南国地方的民歌。房县古为周南和召南的交汇地,是“二南”组诗的采风地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尹吉甫作为西周王室股肱大臣,而且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必然对周代的“采诗”“献诗”制度和礼乐文化的成熟和完善起过积极作用。《诗经》中的部分篇章至今在房县民间尚有传唱,这一全国罕见的文化现象与房县作为尹吉甫的故里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尹吉甫比同为南国土壤孕育的伟大诗人屈原早生500多年,尹吉甫不仅是《诗经》诸多诗篇的创作者,更为《诗经》的采集和编纂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中华诗祖”。
    尹吉甫官至太师,又名太宰,掌邦治,为六卿之首。如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可见太师之职非常人可任。周宣王时任用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虎为大臣。尹吉甫为宣王南征北伐,最受重用。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尹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宣王死后,周幽王即位,尹吉甫仍是佐命之臣。据传说,周幽王听信谗言,错杀尹吉甫,后来悔恨难当,便做了一个金头进行了厚葬,为了隐蔽别人盗墓,做了十二座墓葬于房县东面。房县民间有着大量有关尹吉甫的鲜活生动的传说故事,更有大量翔实的文物遗迹。
    我们先来看看《诗经》诗篇中对尹吉甫光彩形象的描绘。西周宣王时,玁狁(古匈奴)侵扰北方甚剧。周宣王五年(公元前823年),尹吉甫奉命出征玁狁,率军反攻到太原而返,驻防今平遥城一带。至今尚存的山西平遥古城墙,史载就是尹吉甫修筑的军事工程。《诗经·小雅·六月》就描写了尹吉甫带兵出征,凯旋庆功的史事。诗云: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骙骙,载是常服。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颙,薄伐玁狁,以奏肤公。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也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这真是一曲英雄赞歌,“先言玁狁之猖獗无忌,次写大将冲锋先行。故一战而敌退,王乃命将追奔,直至太原而止。盖寇退不欲穷追也,此吉甫安边良谋,非轻敌冒进者比。故当其乘胜逐北也,车虽己而常安,马虽奔而恒闲,何其从容而整暇哉!及其回军止戈也不贪功以损将,不黩武以穷兵,又何其老成持重耶!所谓有武略者,尤须文德以济之,非吉甫其孰当此宜乎万邦以为法也。”(方玉润《诗经原始》)全诗以昂扬奋发、明快有力的笔调铺陈王师力量的强大、装备的精良,赞扬了主帅尹吉甫的赫赫战功,突出了他能文能武的才略。这样的战争诗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这也充分反映了周宣王时期的强盛国力和群情激奋的时代精神。助宣王中兴,尹吉甫功不可没。
    尹吉甫的功绩还可从兮甲盘铭文得到印证。兮甲盘也称兮田盘、兮伯盘或兮伯吉父盘,是西周晩期青铜器,在宋代出土,现已遗失,只有拓本存世。其铭文一百三十三字,可参阅郭沫若编纂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铭文记述了兮甲(即尹吉甫)随从周宣王征伐玁狁,对南淮夷征收赋贡之事。
    周厉王在位时,政治昏暗,东方淮夷入寇,厉王命虢仲征之,未能取胜。宣王当政后,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亲征淮夷。从宣王二年(前826年)起,在十多年间进行了不计其数的战役,尹吉甫就曾奉命征徐戎。直到宣王十八年(前810年),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域,各方国都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至此才将他们征服。周宣王将这些新征服的领土赐给战争功臣召穆公、申伯和仲山甫等人,这些事迹都记载于尹吉甫所作的《江汉》和《菘高》之中。
    《大雅·江汉》这首诗记叙了召穆公(召虎)平淮夷归来,周王赏赐之事。诗篇开头很有气势: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这浩浩江水映衬出的是誓将扫平敌寇的气势和雄心,“匪安匪游”“匪安匪舒”,更表现了老臣全力为君王效力的使命感。
    《大雅·崧高》是尹吉甫欢送申伯去南方做方伯时所作。诗云: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为了遏制“南土”楚国势力的崛起,又能“封建亲戚以蕃屏国”,宣王于公元前827年改封其舅申伯于南阳,建立申国。南阳,原为西周谢国封地。为了新建申城,宣王命召伯虎从淮夷前线调至南阳,“于邑于谢”,“定申伯之宅”,营建先王“寝庙”,划定“申伯土田”。 宣王为其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大臣尹吉甫作《崧高》一诗歌咏其事。其旨意是歌颂申伯辅佐周室、镇抚南方侯国有功。同时也写了宣王对申伯的优厚封赠及不同寻常的礼遇。申国为周初所封,西周末年依然强大,在众侯国中有一定的威望。申伯入朝为卿士,在朝中有很高威信。鉴于当时的形势,再加上申伯是王室贵戚(宣王元舅),故宣王改大其邑,派他去作南方方伯。所以,宣王分封申伯于谢,有其政治目的,完全是以巩固周王室的统治为出发点的。
    尹吉甫的创作都是长篇政治抒情诗,表现的仁人志士基于国政民生的关怀和思考。其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和诗学风格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他在诗作中既有对君王功业的歌颂,又不乏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君王的劝谏,奠定了《诗经》政治诗的美刺传统和“温柔敦厚”的诗风。如近人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说:“案《崧高》、《烝民》二诗,微指略同。皆讥宣王疏远贤臣,不能引以自辅,语虽褒美,而意指具在言外,所以为微文深意。”
    尹吉甫诗歌在艺术上的特色更为突出,其诗往往发端突兀,笼罩全篇,笔力雄健、气势宏伟。如《崧高》起首二句“崧高维岳,骏极于天”为后人所激赏。方玉润说:“起笔峥嵘,与岳势竞隆。”又曰:“发端严重庄凝,有泰山岩岩气象。中兴贤佐,天子懿亲,非此手笔不足以称题”、“后世杜甫呈献巨篇,专学此种”(《诗经原始》)。我们从诗圣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篇中都能看出这种承继关系。再如《烝民》的开篇: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首章起句不凡,意思是说,上天生了众民,世间万物皆有法则。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是追求善美的德性。上天保佑着周王朝,仲山甫正是受命于天来辅佐天子的。戴震《诗补传》指出:“诗美仲山甫德之纯粹而克全,故推本性善以言之。”正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仲山甫的出现是必然的,他的出现对于周王朝更是意义非凡。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宣称“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他还自豪地叙述自己尊贵的出身和不凡的秉性:“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从中可以看出尹吉甫天命思想对后人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对尹吉甫的关注和研究很有限,与他“中华诗祖”的身份和地位远不相称。经典文献中对尹吉甫的记载也不多,倒是他听信后妻之言,错杀孝子伯奇的典故广为流传。20世纪70年代,台湾著名文化学者李辰东先生认为《诗经》是尹吉甫和他的爱人伯姬两人的诗集,还编出言之凿凿的《尹吉甫年谱》。这一“奇谈怪论”轰动了世界,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大陆的青年学者金久皓先生近几年来发表了大量的关于尹吉甫的文章,最早发出“尹吉甫到底是哪里人”的疑问,从而引起大众对尹吉甫的关注。湖北房县的民间文化研究者傅广典、袁正洪等一直在为尹吉甫文化造势寻找名人资源。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先生也发表论证称:“尹吉甫采邑在房县,其后裔世居于此,以房县为籍里,你们调查的材料可考可信。河北南皮县、山西平遥县的吉甫墓都是纪念墓,四川泸州之说系误传。“二南”是西周推行文王之化的乐歌,当然会广泛地推行于尹吉甫的采邑,并深入民间。你们发掘出当地民歌与《诗经》乐歌的结合,以及与尹吉甫相关的民间传说,很有价值。”2012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房县撤销榔口乡设立尹吉甫镇。房县正积极致力于打造尹吉甫诗经文化品牌、弘扬以诗经文化为代表的房陵文化。
    煌煌吉甫,中华诗祖,自铸伟辞,震烁今古。我们深信,“中华诗祖”—— 尹吉甫的美名随着房陵文化的弘扬会流传更广。

日期:2012-05-31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