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新作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新作 >> 正文
 
人水和谐:名城荆州的审美追求

作者:孟修祥

      荆州乃荆楚文化故里,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江山形胜,古人视其为兵家必争之地,杜甫所谓“地利西通蜀,天文北照秦。风烟含越鸟,舟楫控吴人”(《江陵望幸》)是也。暗淡了刀光剑影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在当今盛世中国应该呈现她怎样的风姿呢?天生灵秀的荆州人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出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名城荆州,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活于斯的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基本需要,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审美心理需求。
     
名城荆州本是水做的骨肉,“天生丽质难自弃”,“淡妆浓抹总相宜”。蜿蜒起伏、撩人诗思的城碧波芙蓉、鸥鹭点点的湖飞檐斗拱、得水而壮的楼临湖而筑、梵音缭绕的寺……古城荆州真可谓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美,风情万种享荆楚文化核心与旅游宝地之誉,胜迹无数。然而,因为近些年源自部分人的愚昧与自私,对她有太多的不尊不敬,给了她太多不应有的涂抹,如任意排放在护城河里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使曾蛙鸣鱼跃的一池清水逐渐污染,气味难闻曾是古城一景的“张飞一担土”任人分割占领著名的“关公洗马池”也被随便填埋围剿拥有诸多古桥遗址而与护城河相通的荆沙河再度淤塞还有一些“破坏性建设”等等。纵然有万千盏霓虹灯饰,也掩饰不了她面容的憔悴与苍老。
     
人们追忆她曾有的美丽容颜与靓丽风姿


      云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淡淡澄江漫,飞飞渡鸟急。(张九龄《登郡城南楼》)
      
玉樽移晚兴,桂楫带酣歌。春日繁鱼鸟,江天足芰荷。(杜甫《过郑监湖亭泛舟》)


      
人们追忆农业社会时代古城荆州的诗情画意的同时,产生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后果的反省与反思,对目光短浅者愚昧与自私的批评与谴责,对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未来建设发展的思考与憧憬……这一切化为了市委市政府的明智决策:将中心城区“连江接湖、清淤截污、修桥铺路、显城露水”,建“清水之城,文化之城”。这不是振臂高呼的口号,而是一项正在进行之中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工程,是美化人居环境的审美工程,是荆州百姓翘首以待的民心工程。
       
当然,仅此还不够。美化名城荆州,还需要“符合美的规律”的审美规划,分段实施,逐步完善,并且使各种审美要素和谐生成为美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美的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重要的、最靓丽的要素就是水。山贵有脉,水贵有源,正如《管子·水地》所云:“水者,地之血气也,如筋脉之通流者也。”以人之筋脉喻水之通流,意在说明一个字:活。有源之水才得活,活水才得清。“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将古城之水通流而得活水,水之清泠则灵气自然而生。然后于水岸因地因景置花草树木,或亭或台,或廊或榭,并与古城的街道、广场、民居、机关、学校、公园,尤其是那些名胜古迹自然融合,水景园林绿化将各区汇成一个有机整体,那么,她的审美效果比起“不出城廓而有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士大夫园林来更具有新时代的审美精神。那么,遵循现代城市的科学设计而又合理采用我国园林美学与园林设计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此为其一。
        其次,突出名城荆州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凸显楚文化、三国文化的古城个性,是“人水和谐”工程的主题风格之所在。水孕育着古城的生命,酝酿着古城的灵气,蕴藏着古城的历史。名城荆州既要成为令本地居民心旷神怡的人居环境,更要成为吸引中外游人,令其百看不厌的旅游胜地,这不仅需要淳美的风景,更在于有那些可观可念、可评可点的名胜古迹。因此,遵循其保护与恢复的规律与原则,盘点历朝历代在此的文化层积,统筹规划,分类设计,突出水景园林城市的主体风格,有机融合人工环境,然后将现有或曾有的名胜古迹科学保护、逐渐恢复的工作,与水网密布,湖城水市相连的建筑设计协调构思,那么,荆州成为人水和谐而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的文化旅游名城之日,就是令中外游人“神与物游,思与景偕”,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之时。名城荆州应有如此的审美追求。

日期:2009-11-10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