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汤波) 一套由我校荆楚文化研究所的学术群体共同研究完成的学术专著——《荆楚文化研究丛书》日前问世,12月21日,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我校在武汉共同为该套丛书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学位办、省社科院、省博物馆、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和丛书作者出席了首发式,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到会祝贺。
    荆楚文化作为堪称与古希腊文化媲美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一直光耀四海,辉映千秋,其生存、发展、衍变,都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早在新石器时代,荆楚的先民们就创造了独树一帜、辉煌灿烂的原始文化,从西周晚期开始,楚国就在一步步走向繁荣、走向辉煌的同时,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独领风骚的荆楚文化。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过去很多年间,在人类历史上具有800年历史的荆楚文化,其研究并没有与中原文化“并驾齐驱”,很多方面还是空白。地处楚文化发祥地的我校,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组织荆楚文化研究专家,潜心研究,深入探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套丛书。
    该丛书由《楚辞影响史论》(孟修祥著)、《楚国宗教概论》(徐文武著)、《楚国思想史》(徐文武著)、《楚国史》(魏昌著)、《楚学札记》(魏昌著)、《文子探索》(王三峡著)、《楚艺术图式与精神》(王祖龙著)、《袁宗道集笺校》(孟祥荣著)等8部专著组成。整套丛书从考古学、文艺学、方志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等诸角度,利用荆楚文化的新材料、新发现,较为全面的叙述了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内容涵盖了楚国的历史、文学、宗教、思想艺术等研究领域,并充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使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南北辉映,展示出双峰并峙、共同汇聚成华夏文明主流的壮丽景观。整套专著观点鲜明、视角新颖、脉络清晰、深入浅出,其成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是继1996年《楚学文库丛书》之后最为全面展示荆楚文化的力作。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
    首发式由长江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孟修祥教授主持,长江大学校长张昌民在首发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湖北人民出版社社长李尔纲教授、湖北省社科院毛庆研究员等在首发式上充分肯定了该丛书的学术价值,作者代表魏昌教授感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表示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荆楚文化。省政协主席王生铁提出希望说,要把传统文化研究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荆楚文化研究打造成精品,真正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原载《长江大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