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万文婷/文 记者 徐健剑/摄)“铸知音文化之魂,兴中法合作之城”,9月28日上午,2017武汉•蔡甸国际知音文化暨文化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在中法生态新城蔡甸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朱业宏、副校长张玉清、武汉校区常务副校长赵林参加论坛,见证长江大学“知音文化研究院”揭牌。
来自港澳台社会各界200多名嘉宾齐聚知音故里,溯源千年之前“伯牙子期”情谊,共探“知音文化”底蕴。作为第四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的分论坛,此次论坛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知音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升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国内外影响力,助力蔡甸绿色崛起。
朱业宏在致辞中指出,作为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长江大学不断探索“文化育人”的新领域,不断探寻“长江精神”的新高度。应当充分发挥“知音文化研究院”的作用,“大力推进城市与大学的互动,让知音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交融”。
中共蔡甸区委书记、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管委会主任刘子清在讲话中探讨了“知音文化”中“知”与“音”的深刻内涵,希望中法生态新城成为文化交流的平台,成为文明对话的承载地。法国驻武汉总领事馆文化专员柯迪文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情谊,希望能与蔡甸本地结合,形成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的开放型的文化底蕴。
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叶辛、郭平英、叶国洪、韩石山、刘富道、余熙、严昌洪、毛菊元、吕书臣等,围绕“知音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传承与发展,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我校文学院教授孟修祥作了题为《知音文化原型:伯牙与钟子期》的精彩演讲,运用荣格的“原型理论”将知音文化纳入文学史的范畴中去考量,以衍生出新的“知音”情感与故事,探究知音现象的文化本质与内涵。
我校文学院历史系徐文武教授作题为《高山流水喻人格》的精彩演讲。他将“高山”、“流水”从音乐意象引申到理想的人格范型,建议“结合楚文化的考古和研究成果,在外延上拓展知音文化”。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政协蔡甸区委员会、武汉知音文化研究院、长江大学共同主办。
(编辑 李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