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考古发现
您的位置 : 首 页 >> 考古发现 >> 正文
 
严仓战国古墓今日开棺 两千年历史终见日

作者:cwh

    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备受关注的荆门沙洋严仓古墓群主墓——獾子冢今天下午将随着开棺揭开神秘面纱。记者了解到,发掘工作结束后,严仓古墓群主墓坑将回填,发掘出来的文物将由荆门博物馆保存。
 

 

图为:严仓古墓群主墓发掘现场

  严仓古墓群

  位于荆门沙洋后港镇严仓村,有13座古墓。古墓群因严仓村而得名,是一座距今2000多年的古墓群,其所处年代大约在战国中晚期。其主墓獾子冢因为以前獾子经常在上面打洞,留下很多巢洞而得名。

  獾子冢现存封土堆高约8米、底径约60米。獾子冢墓葬开口长为33.2米、宽30.6米、深19.1米,墓道长约23米。在獾子冢的西面分布有车马坑,残长约20米、宽约4米、深1.3米。据专家推算,该墓地应是战国时代一处楚国贵族墓地。

  四问严仓古墓

  墓室主人真正身份

  荆门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翟信斌说,从目前主墓的规模判断,该墓室主人身份应该在诸侯之上,天子之下,至于其真正身份,还要等整个发掘工作结束后,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分析,才会有结论。

  天气会否影响开棺

  翟信斌说,他们会高度关注开棺前后的天气情况,只要不下大雨,今天肯定会开棺。根据目前掌握的天气情况,今天下午开棺已确凿无疑。

  古墓是否曾被盗过

  翟信斌称,虽然严仓古墓群保护工作一直持续至今,但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是发现了3个盗洞,这说明严仓古墓还是曾被盗过。

  棺内有无完好古尸

  严仓古墓内到底会不会发掘出保存完好的古尸?翟信斌说,这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推测,一切都要等今天开棺后方能知晓。

  经过2个多月的艰苦工作,备受关注的荆门沙洋严仓古墓群主墓——獾子冢今天下午将随着开棺揭开神秘面纱。昨日下午,记者赶至发掘现场实地探访。

  记者探访

  相机不准带入拍照

  沿一段崎岖的乡间土路,我们的采访车抵达了发掘现场。发掘现场约有数亩大小,用铁丝网围着,周边均有“未经允许,严禁拍照”的警示牌。

  铁丝网内,有几顶蓝色的帐篷,那是考古工作人员和安保人员的临时宿营地。

  在发掘现场四角,各岗亭内均有身穿绿色军大衣的武警荷枪实弹站岗。他们24小时值勤,每2小时换一班岗。

  除了武警战士和民警外,现场还有扎红色安保袖章的当地村民,协助现场的安保工作,薪金为一天40元。

  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沙洋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黄文成。他告诉记者,此次安保共投入武警战士22人和民警12人。

  在黄文成的协调下,记者领到工作证,被允许进入发掘现场,但相机却不允许带入,由门口的工作人员代为保管。

  发掘现场

  棺顶被盖未见真容

  严仓古墓群的主墓坑呈正方形,周边扯有警戒线,警戒线旁立有“坑边有塌方危险,请注意安全”的警示牌。整个坑口约有200平方米,从坑口至坑底垂直深度为11米,共有16级坑阶。其中东面坑壁为坡度约60度的斜平面,直达坑底,供考古人员下坑作业。整个坑底用彩条塑料布严密覆盖,看不清棺顶的真实面目。

日期:2010-01-16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