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建军 桑 俊)11月1日晚7时,长江非遗学社一行受邀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教研室主办的神话主题讲座《死与再生——从台湾原住民的洪水神话谈起》,主讲人为东吴大学教授鹿忆鹿。
    讲座伊始,鹿忆鹿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宝岛台湾原住民民族及分布情况。借助弗雷泽关于台湾原住民的洪水神话研究以及王孝廉的“原型回归”的神话类型理论详细阐述了阿美族、布农族等主要原住民族洪水神话的内容与特点。鹿教授在讲座中提到阿美族洪水神话中人和谷物的再生、布农族洪水后取火神话。“布农族的洪水神话不是在讲人会死亡、毁灭。而是螃蟹或是鳗鱼逃走、爬行过得地方留下了耕种的土地,因此人得到新生的机会。”
   鹿教授还为大家介绍了排湾族洪水与粟种神话。“往昔大洪水后,有兄妹两人幸存,无物可食,只取腐木吃。这时,从天上掉下粟种,试取一粒炊煮,竟成满满一锅,让两人得以饱餐。”彝族的神话,是天女婚的情节,更是得到鹿忆鹿教授重点介绍。通过对以上几个台湾原住民民族洪水神话的细致介绍,鹿教授做作总结说:台湾原住民的洪水神话大都不太强调洪水给人类带来灾害或人类因而灭绝,相反地,洪水还带来鱼虾,洪水后的蚯蚓排粪变成耕作的土地,有了地瓜、山芋或粟米种子,甚至学会造船、狩猎的技术等等。
   会后,鹿忆鹿教授同长江非遗学社一行热情交流,并勉励其大胆开拓、发掘荆楚文化的精髓。据悉,鹿忆鹿,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吴大学中华文明现代化中心主任。 鹿忆鹿教授一向对民间文学的教学关注也很深,编撰有《中国民间文学》、《台湾民间文学》等书。近年来对中国的民间故事中所包含的民族性与文化现象有极深的体会,并从中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即将出版《从民间故事探讨民族心灵与文化差异》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