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研究新作 | 最新动态 | 学术交流 | 研究成果 | 学界视野 | 考古发现 | 非遗中心 | 研究资料 | 研究院简介 | 在线留言
  网站导航
通知公告
非遗中心
文章首发
中心动态
学术交流
研究成果
学界视野
考古发现
研究资料
在线视频
  搜  索
关键字:
搜索帮助
 
 
  研究资料
您的位置 : 首 页 >> 研究资料 >> 正文
 
楚文化大型丛书《世纪楚学》分册目录

作者:cwh

楚文化大型丛书《世纪楚学》分册目录
 
主编:刘玉堂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分册书名与著者:
一、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徐文武 著)
二、楚国法律制度研究(陈绍辉 著)
三、楚国礼仪制度研究(杨华 著)
四、楚国历史地理研究(左鹏 著)
五、楚国封君研究(郑威 著)
六、楚国交通研究(刘玉堂、袁纯富 著)
七、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程涛平 著)
八、楚国水利研究(刘玉堂、袁纯富著)
九、楚国饮食与服饰研究(姚伟钧、张志云 著)
十、楚简册概论(陈伟 著)
十一、楚国铜器与竹简文字研究(李天虹 著)
十二、楚器名物研究(黄凤春、黄婧 著)
 
分册目录
 
一、楚国思想与学术研究
徐文武 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楚国思想与学术的发展进程
       第一节 周、楚思想文化交流
       第二节 诸子时代的思想与学术发展概况
       第三节 楚国思想与学术繁荣的原因
第二章 道家源流与楚简中的道家思想
       第一节 道家的学术渊源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黄老道家在楚国的发展脉络
       第三节 楚简道家四篇的宇宙论
第三章 儒学南渐与楚简中的儒学思想
       第一节 “孔子适楚”与儒学的第一次南渐
       第二节 “儒分为八”后儒学的第二次南渐
       第三节 《诗》《书》《易》的南传
       第四节 楚简儒家文献思想综论
第四章 墨家思想的南渐与践行
       第一节 墨学南渐与“南方之墨”
       第二节 墨子思想在楚国的传播与践行
       第三节 楚简《鬼神之明》与墨家思想
第五章 法治思想与民本政治思想
       第一节 楚国的法律制度与法治思想
       第二节 变法运动中的道、法之争
       第三节 黄老道家对法家思想的接受与改造
       第四节 楚国的民本政治思想
第六章 南方兵学中心及其兵学思想
       第一节 楚系兵学著作钩沉
       第二节 “武有七德”与“战之六器”
       第三节 楚道家的兵学思想
       第四节 楚系兵阴阳家学说
第七章 宗教思想与宗教文化
       第一节 祭祀与占卜中的理性精神
       第二节 “民神同位”与“民神异业”
       第三节 信天命、疑天命与反天命
       第四节 神仙思想与神仙文化
第八章 史官文化与史学的发展 
       第一节 史官的职能及其思想
       第二节 《祷杌》与《桃左春秋》辨
       第三节 楚国的“志”体史书
       第四节 楚国的“语”体史书
参考文献
 
二、楚国法律制度研究
陈绍辉 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楚国法制概况
       第一节 立法概况
       第二节 法律形式
       第三节 主要法律及其内容
第二章 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主要罪名
       第三节 刑罚制度
第三章 经济法律制度
       第一节 农业管理
       第二节 手工业管理
       第三节 商业管理
       第四节 赋税制度
       第五节 货币制度
第四章 民事法律制度
       第一节 民事主体和客体
       第二节 所有权
       第三节 债权
       第四节 继承
第五章 婚姻法律制度
       第一节 婚姻的成立
       第二节 婚姻的终止
第六章 司法制度
       第一节 司法机关
       第二节 诉讼制度
附录楚国的廉政制度
参考文献
 
三、楚国礼仪制度研究
杨华 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冠礼
       第一节 冠礼概述
       第二节 冠礼日期
       第三节 冠礼服饰
第二章 婚礼
       第一节 立后
       第二节 娶妇
       第三节 嫁娶日期
第三章 丧礼
       第一节 丧礼概述
       第二节 招魂
       第三节 殓尸
       第四节 助丧
       第五节 棺柩
第四章 祭礼
       第一节 祭礼概述
       第二节 祭祷仪式
       第三节 庙制
       第四节 祭祷诸神
第五章 宾礼
       第一节 宾礼概述
       第二节 朝觐
       第三节 聘问
       第四节 会盟
第六章 军礼
       第一节 军礼概述
       第二节 治兵与观兵
       第三节 致师与遵礼制
       第四节 不灭国与对等意识
       第五节 献捷与饮至
第七章 燕飨礼
       第一节 燕飨礼概述
       第二节 “金奏作于下”
       第三节 “九献”和“庭实百旅”
       第四节 落礼与燕飨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楚国历史地理研究
左鹏 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楚国自然地理
       第一节 楚地今貌
       第二节 楚国的气候与植被
       第三节 楚国的河流与湖泊
第二章 楚国政治地理
       第一节 楚国的疆域
       第二节 楚国的都城
       第三节 楚国的政区
       第四节 楚国的政治地理格局
第三章 楚国军事地理
       第一节 楚国的战争分布
       第二节 楚国的战略要地
       第三节 楚国的军事建设
第四章 楚国农业地理
       第一节 楚国的土地利用
       第二节 楚国的粮食作物
       第三节 楚国的家畜
       第四节 楚国的林产、水产与园圃
       第五节 楚国的水利建设
参考文献
后记
 
五、楚国封君研究
郑威 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封君”释义
第一节  释“封” 
第二节  释“君” 
第三节  释“封君” 
第四节  封君制与封建制
第二章  楚国封君的出现与封君制度的起源
第一节  西周至春秋时期楚国的分封采邑制 
第二节  楚国封君的出现 
第三节  楚国封君出现的背景和原因
第三章  楚国封君汇考 
第一节  江汉地区楚封君考析 
第二节  南阳盆地地区楚封君综考 
第三节  淮河流域楚封君探疑 
第四节  江南地区楚封君考异 
第五节  江东地区楚封君析疑 
第六节  巴濮地区楚封君考索
第四章  楚国封君综合研究 
第一节  楚国封君制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节  封君封邑与县邑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封君的权力与领地内的职官设置 
第四节  楚国封君制的特点 
第五节  楚国封君制的影响及历史地位结语
附录一  楚国封君表
附录二  楚国封君封邑分布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六、楚国交通研究
刘玉堂、袁纯富 著
 
总序
第一章 先秦时期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理状况与自然道路
       第一节 先秦时期江汉平原及其周边地理状况
       第二节 先秦时期江汉平原及其周边自然道路
第二章 虞夏商周时期楚蛮与中原和南方的交往路线
       第一节 虞夏商周时期楚蛮与周边地区的交往路线
       第二节 殷商时期商人进入楚蛮居地的路线
       第三节 周代楚蛮及其周边地区的封国
第三章 楚人南迁路线与郢都的地望
       第一节 楚人南迁路线
       第二节 楚郢都的地望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通往周边各诸侯国以及周边各诸侯国之间的道路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国都通往周边各诸侯国的道路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周边各诸侯国之间的道路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对外征战和经商的主要路线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对外征战的主要路线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对外经商的主要路线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关隘与津梁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关隘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津梁
第七章 楚国的陆路交通工具——车
       第一节 楚国车辆的基本形制与结构
       第二节 楚国车辆的种类与用途
       第三节 楚国车辆在出土文物中的反映
第八章 楚国的水运交通
       第一节 楚国最早的水运中心丹阳
       第二节 春秋时期楚郢都的水运交通
       第三节 战国时期楚国主要的水运干线
       第四节 战国时期楚陈郢的水运交通
       第五节 战国时期楚寿郢的水运交通
第九章 楚国水运港口码头与造船业的分布
       第一节 东楚地区的水运港口码头与造船基地
       第二节 南楚地区的水运港口码头与造船基地
       第三节 西楚地区的水运港口码头与造船基地
第十章 楚国的水上交通工具——船
       第一节 楚国平原地区河流的船舶
       第二节 楚国丘陵山区河流的船舶
参考文献
 
七、楚国农业及社会研究
程涛平 著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楚国的疆域及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一节 囊括南中国的楚国疆域
       第二节 文献对楚国地理环境的记载
第二章 楚地利于发展农业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适宜的气候
       第二节 充沛而均衡的降水
       第三节 水网密布的江河湖泊
       第四节 良好的土壤
第三章 楚地悠久的农业传统
       第一节 神农氏对楚农业的影响
       第二节 考古所见的先楚农业
第四章 楚国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
       第一节 翻土农具
       第二节 碎土农具
       第三节 中耕除草农具
       第四节 收获农具
       第五节 楚国农业生产工具简论
第五章 楚国土地的开发及利用
       第一节 荒地的开垦
       第二节 早期的刀耕火种
       第三节 田莱制度
       第四节 土地盐碱化的改良
       第五节 梯田
第六章 楚国的粮食作物
       第一节 粟
       第二节 黍
       第三节 稻
       第四节 麻
       第五节 菽
       第六节 麦
       第七节 粮食的几种食法
第七章 丰富的物产
       第一节 农副产
       第二节 水产
       第三节 林产
       第四节 畜产
第八章 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第一节 施肥
       第二节 选种
       第三节 火耕水耨
       第四节 轮作、复种、一年两熟
第九章 农业产量的测定
       第一节 楚亩——畛
       第二节 楚量制
       第三节 口粮标准
       第四节 粮食储存
       第五节 农作物产量推测
第十章 楚国的农业劳动者——野人
       第一节 “野人”刍议
       第二节 楚野地界说及类分
       第三节 楚野人述源
第十一章 楚国农业劳动者的社会组织形式
       第一节 楚族宗法性公社
       第二节 异族隶属性公社
       第三节 不分族姓的个体居民
第十二章 楚国农业劳动者属于平民阶层
       第一节 农业劳动者非为奴隶
       第二节 楚国的奴隶阶层
       第三节 楚国农业劳动者属于平民阶层
       附录
       春秋时期楚国的平民阶层
       楚国野地居民社会形态研究
       参考文献
 
八、楚国水利研究
刘玉堂 袁纯富 著
 
总序
第一章 楚国自然地理特征
第一节 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第二节 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层状分布
第三节 向北、东敞开的平原盆地
第二章 楚国的水系分布
第一节 中西部地区的水系
第二节 北部地区的水系
第三节 南部地区的水系
第四节 东部地区的水系
第三章 楚国的湖泊分布
第一节 中西部地区的湖泊
第二节 南部和北部地区的湖泊
第三节 东部地区的湖泊
第四章 楚国中部地区的水利
第一节 扩大耕地开发江心洲
第二节 排涝引灌农副渔并重
第五章 楚国东部地区的水利
第一节 火耕水耨辅以鸟田
第二节 注重陂湖引灌发展多种经营
第六章 楚国南部地区的水利
第一节 山丘盆地种稻河流溪水灌田
第二节 推广桑麻种植开发农副业产品
第七章 楚国西部地区的水利
第一节 依山丘地势 引溪河溉田
第二节 渔稻并举林特兼营
第八章 楚国主要水利工程
第一节 引灌工程
第二节 堤垸工程
第九章 楚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能力
第一节 建设工具
第二节 科技水平
第三节 相关工程建设的经验与技艺
参考文献
 
九、楚国饮食与服饰研究
姚伟钧、张志云 著
 
总序
绪论
上编 楚国饮食
第一章 楚国的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
       第一节 “饭稻羹鱼”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 楚国饮食特色与巴蜀、吴越的比较
第二章 楚国的主食
       第一节 楚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第二节 楚地稻谷起源与传播
       第三节 稻谷在楚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第三章 楚国的副食
       第一节 楚国主要蔬菜品种
       第二节 楚国瓜果品种考辨
       第三节 水产经济
第四章 荆楚的饮食烹饪
       第一节 荆楚饮食文化的特色
       第二节 风味小吃
       第三节 荆楚饮食民俗
       第四节 荆楚名菜撷粹
第五章 湖湘饮食文化
       第一节 湖湘饮食文化的起源
       第二节 湖湘饮食的特色
       第三节 湖湘风味小吃
第六章 楚国周边民族饮食文化
       第一节 鄂西饮食风味
       第二节 湘西饮食风味
       第三节 巴楚饮食习俗之比较
第七章 楚国的饮食器具
       第一节 古朴典雅的青铜饮食器
       第二节 色彩艳丽的漆饮食器
       第三节 精美绝伦的金银食器
第八章 楚国宴会礼仪
       第一节 品类多样,“食多方些”
       第二节 场面宏大,“以乐侑食”
       第三节 席地而食,“士女杂坐”
       第四节 进食方式及进食器具
       第五节 宴会游艺娱乐
       第六节 楚文化与酒

下编 楚国服饰
第一章 葛麻原料及其加工
       第一节 葛与葛布
       第二节 麻与麻布
第二章 蚕丝原料及其初加工
       第一节 考古所见蚕丝之起源
       第二节 早期的桑树栽培和养蚕技术
       第三节 缫丝工艺与练漂技术
第三章 楚国纺织技术的演进
       第一节 考古所见纺织工具与原始织机
       第二节 各式提花织机的出现和利用
第四章 染色工艺与楚国的织物用色
       第一节 “石染”与“草染”
       第二节 楚国织物用色的特点分析
第五章 楚国丝织品的类别及其特点
       第一节 绢、纨、缟、纱、缣、绡、觳和绨
       第二节 罗和绮
       第三节 锦
       第四节 组、纠与绦
       第五节 刺绣品
第六章 楚丝织刺绣纹样及其文化意义
       第一节 几何纹题材及其意义
       第二节 动物纹题材及其意义
       第三节 植物纹、人物行为纹题材及其文化意义
第七章 楚国的服饰形制与风格特色
       第一节 身服
       第二节 首服和足服
       第三节 楚服式样的多元化风格与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后记
 
十、楚简册概论
陈伟 著
 
总序
绪论
       第一节 楚简的三个层次
       第二节 简册类别
       第三节 简册形态
       第四节 书写与格式
第一章 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湖南省境的发现
       第二节 湖北省境的发现
       第三节 河南省境的发现
       第四节 由古物市场购藏的简册
       第五节 研究历程
第二章 整理与解读
       第一节 清理和保护
       第二节 文字考释和辞义辨析
       第三节 句读
       第四节 缀合与编连
       第五节 篇章分析
第三章 中央与地方
       第一节 邑
       第二节 里
       第三节 州
       第四节 县与郡
       第五节 封邑
       第六节 楚王与中央官署
       第七节 文书制度
第四章 身份、名籍与土地制度
       第一节 某地“人”与某人之“人”
       第二节 臣、妾、奴
       第三节 倌(官)”与“客”
       第四节 典”与“溺典”
       第五节 土地制度
第五章 司法制度
       第一节 诉讼事由与当事人
       第二节 诉讼程序
       第三节 司法组织
第六章 卜筮与祷祠
       第一节 常规性贞问与非常规性贞问
       第二节 卜筮规则
       第三节 神祗系统
       第四节 享祭制度
第七章 丧葬记录
       第一节 遣策与赠书
       第二节 分区与分类
       第三节 车舆与车阵
第八章 典籍(上)
       第一节 类别
       第二节 撰纂年代
       第三节 作者国别
第九章 典籍(下)
       第一节 儒家文献之一
       第二节 儒家文献之二
       第三节 道家文献
       第四节 其他学派文献
       第五节 国语类文献
       第六节 其他
参考文献
后记
 
十一、楚国铜器与竹简文字研究
李天虹 著
 
总序
前言
凡例
上编 楚国铜器铭文
第一章 楚公逆、楚公□器
       第一节 楚公逆钟镩
       第二节 楚公□器
第二章 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室墓铜器
       第一节 铜器铭文概况
       第二节 铭文释读举例
第三章 安徽寿县鄂君启节
       第一节 鄂君启节铭文概况
       第二节 铭文释读举例
第四章 河南淅川下寺楚鄢氏墓铜器
       第一节 墓葬概况与出土的有铭铜器
       第二节 铜器铭文概况
       第三节 铭文释读举例
第五章 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铜器
       第一节 铜器铭文概况
       第二节 铜器铭文的释读
下编 楚国竹简文字
第一章 湖南长沙诸简
       第一节 五里牌楚简
       第二节 仰天湖楚简
       第三节 杨家湾楚简
       第四节 简文释读举例
第二章 河南信阳长台关楚简
       第一节 竹书
       第二节 遣册
       第三节 简文释读举例
第三章 湖北江陵望山楚简
       第一节 1号墓卜筮祭祷记录
       第二节 2号墓遣册
       第三节 简文释读概况
第四章 湖北江陵九店楚简
       第一节 56号墓竹简
       第二节 621号墓竹简
       第三节 简文释读举例
第五章 湖南常德夕阳坡楚简
第六章 湖北荆门包山楚简
       第一节 竹简的出土、形制与格式
       第二节 简文的分类与内容
       第三节 简文释读概况
       第四节 简文释读举例
第七章 湖北黄冈曹家岗楚简
第八章 湖北荆门郭店楚简
       第一节 竹简的出土、形制与格式
       第二节 简文的分篇与内容
       第三节 关于简文国别的研究
       第四节 简文的讹误与混同
       第五节 简文释读概况
       第六节 简文释读举例
第九章 河南新蔡葛陵楚简
       第一节 竹简的出土、形制与格式
       第二节 简文的分类与内容
       第三节 简文释读概况
       第四节 简文释读举例
第十章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
       第一节 竹简形制与格式
       第二节 简文的分篇与内容
       第三节 新见或特别的字形
       第四节 省文与讹文
       第五节 《孔子见季桓子》、《武王践阼》字形分析
       第六节 简文释读杂谈
第十一章 清华大学藏楚简
第十二章 未刊布楚简
       第一节 江陵藤店楚简
       第二节 江陵天星观楚简
       第三节 临澧九里楚简
       第四节 江陵秦家咀楚简
       第五节 慈利石板村楚简
       第六节 江陵鸡公山楚简
       第七节 江陵砖瓦厂楚简
       第八节 老河口安岗楚简
       第九节 江陵范家坡楚简
       第十节 红光砖瓦厂楚简
       第十一节 龙山里耶1号井楚简
       第十二节 信阳长台关(M7)楚简
       第十三节 江夏丁家咀楚简
       第十四节 严仓獾子冢楚简
       第十五节 后港黄歇楚简
第十三章 附:湖北随县曾侯乙墓竹简
       第一节 竹简的出土、形制与格式
       第二节 简文的分类与内容
       第三节 简文释读概况
       第四节 简文释读举例
参考文献
引书简称对照表
后记
 
十二、楚器名物研究
黄凤春、黄婧 著
 
总序
第一章 服饰篇
       第一节 楚国的纺织和织品
       第二节 楚国的丝织品种类
       第三节 头衣
       第四节 上衣与下裳
       第五节 手衣与足衣
       第六节 寝衣
       第七节 兵服与丧服
第二章 佩饰篇
       第一节 领饰和蔽膝
       第二节 带和带钩
       第三节 单佩和组佩
       第四节 囊与佩芳
       第五节 容刀与佩剑
       第六节 发式与发饰
第三章 饮食篇
       第一节 饮食与种类
       第二节 酿酒与饮酒
       第三节 食物加工技艺与方法
       第四节 享神饮食
       第五节 饮食器具
       第六节 饮食习惯
第四章 车马篇
       第一节 楚车形制与种类
       第二节 楚车部件和附件
       第三节 马具和马饰
       第四节 乘车礼俗
第五章 出行篇
       第一节 楚国的舟楫与水路运输
       第二节 特殊兵种——舟师
       第三节 楚国的交通
       第四节 步行礼仪及代步工具
第六章 建筑篇
       第一节 都城与宫室建筑
       第二节 民宅建筑
       第三节 其他建筑
       第四节 特殊建筑——地室
       第五节 建筑材料
       第六节 建筑技术
       第七节 室外装饰
       第八节 室内装潢
       第九节 室内陈设
       第十节 起居习俗
第七章 礼俗篇
       第一节 椁外铜戈与《周礼》中的“戈击方良”
       第二节 凤鸟双联杯与《仪礼》中的三醑合卺
       第三节 毁器与折兵
       第四节 包山2号楚墓饰棺连璧制度补证
       第五节 楚国丧归制度研究
第八章 楚器考论篇
       第一节 秭归庙坪及巫山双堰塘陶鬲的年代与文化属性
       第二节 郧县辽瓦店子与楚句檀王
       第三节 湖北郧县新出唐国铜器铭文考释
       第四节 释信阳楚简中的“碡石之磋”
       第五节 新见楚器铭文中的“竟之定”及相关问题
       第六节 铜方豆与宥坐之器
参考文献
后记

日期:2013-03-31 阅读:
 
微信公众号:cwhyjy

版权所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 邮政编码:434023 电话:0716-8060928 EMAIL:cwhyjy@163.com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